時間:2019-09-16
近日,A股上市公司2019年半年報收官。截至8月31日,3678家公司披露了中期業績成績單,其中3236家公司實現盈利,占比87.72%。
據wind資訊顯示,總體上看,3000余家上市公司2019年半年報營業收入實現23.5萬億,同比增加11.21%,凈利潤實現2.33萬億,同比增加8.3%,這個數字大于GDP上半年6.3%的增速。
以中報為鏡,素有“經濟晴雨表”之稱的A股上半年表現,也折射出我國上半年經濟發展脈絡。在A股整體利潤增速下降的同時,哪些行業已經走出周期,毛利率呈現回暖態勢?未來哪些利潤高增長行業值得看好?以下是九泰銳誠混合基金經理林柏川接受廣東廣播電臺的采訪內容,我們一起來看下。
林柏川 先生
理學碩士,基金經理
北京大學理學碩士,曾任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2011年加入證券行業,歷任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研究員,信誠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資產管理中心研究員。2015年加盟九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任致遠權益投資部基金經理。
Q:上市公司2019年中報全部已經披露完畢,具體這些上市公司業績情況怎么樣,是否符合機構投資者對于市場的預期?
林柏川:
2019年中報整體全市場歸母凈利潤增速,相較于一季度是有所回落的,整體增速是6.3%左右。如果刨去金融企業,剩下的制造業企業和服務業企業等,加起來大概是負的3.1%,這個數據是近兩三年來不太理想的,但是也在我們預料之中。
因為像一些比較高頻的數據,比如說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它最近已經回到了榮枯線附近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從過去歷史來看,PMI與上市公司盈利相關性是比較高的,所以說作為機構投資者,對于上市公司盈利增速的滑落是有一定心理準備的。
當然,從目前的數據來看,現在的上市公司盈利增速,比之前A股幾輪周期的底部的情況要好一些。像A股上市公司還沒有出現雙位數盈利的負增長,原因我們認為可能是近期政府減稅降費政策起到了一定作用。它減緩了企業利潤下滑速度,比較明顯像保險行業,減稅政策對中報業績增速起到了一個很大的作用,這就是目前中報的一個整體情況。
Q:我們留意到上市公司整體中報中的結構分化比較嚴重,業績好的更好,業績較差的則更差,具體業績中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地方?
林柏川:
我根據中報數據的整體情況進行分析,將它們分為了三組:
第一組是穩定組。包括金融服務、還有必選消費這些板塊,這些上市公司的中報業績跟去年同期以及今年一季度相比,整體是比較處于一個較為穩定的正增長水平;
第二組是回暖組?;嘏M中一些特殊行業,如農業,還有可選消費行業,他們的中報相比一季報來講,業績是有所回暖的,比去年也要好一些;
第三組是負增長的組。負增長組包括周期類、以及部分TMT類上市公司,它們中報整體來說呈現出負增長,但其實內部不同企業之間的差異也比較大。
以上是中報業績分化整體結構上的一個情況。
Q:相信大家更關心上市公司未來的表現,我們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未來上市公司業績前景會出現怎樣的一個狀態?會繼續持續目前的分化態勢還是會有一些新的變化?
林柏川:
作為A股整體盈利情況來看,目前市場上部分觀點認為到第三季度可能會出現一個盈利增速見底的情況,理由包括宏觀經濟的周期性、以及政策傳導時間、海外貿易摩擦影響等。舉個例子,比如上市公司業績先行指標PMI,它在過去呈現出一個3-4年的周期性,從數據來看,我們目前正處于一個底部震蕩的區域。
所以大致來看,未來一年上市公司業績是可能會出現好轉的,但具體這個時間點是哪一個季度會出現,這個是難以把握判斷的。更重要的是,股票市場是在何時會反映出這種變化,這是難以把握的。
對于上市公司盈利增速結構分化的問題,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就是不同行業的龍頭企業,大小企業這個角度去分析,可以看到,從中報來看,像是一些業績比較好的行業,比如消費金融,或者是工業、信息技術這些行業,這些市值比較靠前的龍頭,業績都比較好。長期來看,這些企業都有一個較高的投資回報水平。
因為從過去幾年,國家經濟政策都處于一個去杠桿,穩杠桿的情況,而中小企業是比較難得到融資的,整體社會融資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了一個收縮。而這些龍頭企業由于自身擁有比較好的自我造血能力,它的成長性不依賴于債務融資,這也是行業龍頭企業盈利增速不降的一個重要原因,這個和去杠桿、穩杠桿的一個政策是相關的。
Q:從前段時間的金融委會議到日前的央行降準,近期政策在“穩市場”方面,有哪些看點?
林柏川:
金融行業的政策會受到國家大的宏觀政策的影響,我們作為機構投資者,關注一個比較大的政策方向是比較重要的。像今年春季,黨中央提出要加強金融供給側改革,就屬于一個大方向政策的反映。在過去去杠桿過程中,淘汰了一些落后企業,但一些優秀的中小企業也比較受傷,因為他融資困難,金融供給側改革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今年黨中央提出,今年很重要的是金融供給側改革,改革方法是提高金融行業整體運轉效率,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具體政策推進的時間我們很難去判斷,但大致的方向我們是可以判斷的,比如說未來一年,它的政策都會朝著這個方向去走。
它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淘汰、削弱落后的金融機構,一些高效的、大型的金融企業,它將會受益。另一方面,金融供給側改革的目的是完善實體經濟和企業融資渠道,這個過程中,有競爭能力的,成長性的中小企業,將會獲得更好的資金支持。剛才說到大企業過去是沒有受到去杠桿影響的,它們也不缺融資渠道,因此在金融供給側改革之后,獲益的將是真正成長性的一些中小企業。
Q:怎么把握A股市場未來的投資機遇及防范相應投資風險?
林柏川:
剛才提到,未來1-2個季度可能是A股公司業績尋找底部的一個狀態,而估值和風險偏好主要受到流動性的影響。在這一方面,沒有看到像年初那樣的一個上升趨勢,因此下一步A股市場的整體判斷,大概率是會在震蕩中上行。如果要實現大幅度單邊上行的這樣一個趨勢,要看到市場交易流動性的顯著變化才行。
假如說整體出現震蕩市,我們認為最重要的可能是保持一個比較高的倉位,投資者應該持有自己最了解、有信心的板塊及個股,堅定持股。保持自己的獨立判斷,隨著自己的研究推進從而改變持倉結構,為明年的市場做好準備,因為明年市場整體的盈利可能都會比較好。
從大的結構上講,建議投資者持有業績較好的公司,包括剛才講到的消費、金融板塊,這些作為一個防守的部分。把成長性企業作為一個進攻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增加成長性在進攻中的作用。 成長性企業可以有多種,包括TMT、也可以是生物醫藥,還可以是制造業國際化。
制造業國際化這一點,目前市場上的觀點講的比較少,其實像家電、化工、機械、汽車這類,這些屬于傳統型的領域,但由于這些企業的國際化進程,因而打開了新的成長空間。短期這些公司受到周期性影響,估值會較為合理,未來可以逐步推進這些公司的研究和配置。
在大消費領域,如果明年A股上市公司盈利的狀況有所好轉的話,那么像可選消費比如汽車、家電以及大的可選消費領域的這些上市公司,他們的盈利狀況將有可能得到改善;而必選消費,可能會體現出后周期的特征,它們的盈利增速可能沒有那么快,所以我們在大消費領域里面可以適當提高必選消費板塊的配置比例。
Q:為什么您剛才說明年的上市公司業績利潤增速或會比較樂觀?
林柏川:
因為我們說宏觀經濟是具有周期性的,其實過去A股市場受到宏觀政策的幾個方面影響,一個是經濟增長的周期性,此外,剛才提到的去杠桿政策,它也在不斷地收緊。
而到今年,通過金融供給側改革,能夠更好地提升它的融資能力,讓企業更好的發展,這樣經過3-4年的周期,明年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將可能會有一個比較好的表現。
林柏川所管理基金優選推薦:
本文內容來源于廣東廣播電臺采訪錄音,采訪人:關珊
風險提示:基金不同于銀行儲蓄和債券等能夠提供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投資人購買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額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鸬倪^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
關閉本頁 打印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