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7-25
這段時間,A股開啟了讓人欲罷不能的漲跌漲跌漲跌模式,大家的心情也隨著市場起起落落。小九近期微信也變得異常繁忙:身邊好多同學朋友開始花式@我,除了求推薦基金,更多是問一些技術性問題:下半年到底應該如何操作?
今天小九請到了九泰銳誠混合(LOF)基金經理林柏川來為大家答疑解惑:
林柏川 先生
理學碩士,基金經理
北京大學理學碩士,曾任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2011年加入證券行業,歷任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研究員,信誠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資產管理中心研究員。2015年加盟九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任致遠權益投資部基金經理。
Q
小九:我們看到,年初上證綜指從最低2400點猛漲至最高3200點,那么上半年的市場行情具有怎樣的特點?
林柏川:第一,整體市場的波動性。2019年上半年,上證綜指漲幅約19%,為近年來較好水平。但是,回顧18年中到19年中,上證綜指漲幅約4.6%,振幅約30%。也就是說,在過去的12個月中,A股市場產生了較大的波動,2019年上半年指數的上漲,也是這種波動的一部分。分析這種波動的原因,既有內部經濟運行的因素,也有外部國際環境的影響。
第二,市場內部的結構性。上半年的A股市場,呈現了較為明顯的結構性的特點。例如,在2019年上半年內,滬深300指數和中證500指數的漲幅分別約為27%和19%,二者差異較為明顯;不同行業之間的表現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如滬深300消費指數和滬深300工業指數的漲幅分別約為65%和17%。
分析這種差異的來源,一部分是業績差異帶來的,一部分是估值變動帶來的。其中,業績的差異受經濟運行的因素影響很大,估值變動則更為復雜,受到業績差異、投資者結構、甚至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影響。
Q
小九:您認為下半年市場將如何表現?
林柏川:上述影響上半年市場的諸多因素,是我們對于下半年市場判斷的基礎,我們應當在這個基礎上研究判斷哪些因素是趨勢性的,哪些因素是周期性的。
首先,對于整體A股市場,最重要的變量是內部經濟運行。近期專家指出,消費對于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升到了72%,而我國已擁有4億人的中等收入群體,正在產生持續升級的消費需求。我國作為全世界最大的成長性市場,長期來看經濟具備穩定持續增長的基礎。
2019年2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速達到了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較低水平,這是由于經濟結構轉型、杠桿和信貸周期的影響,經濟增長速度產生了周期性的波動。過去一段時間,金融市場通過預期和估值放大了這種波動,而且這種波動在下半年可能仍會出現。但是,這種波動并不改變長期投資的基本假設:中國經濟仍將持續增長,高質量企業仍將為股東創造價值。
Q
小九:您如何看待目前外部環境、內部政策對市場的影響?
林柏川:如果我們將內生動力作為經濟發展的主軸,對于經濟體外部的國際因素,我們就可以用一種審慎的態度,將其對于長期投資回報的影響,賦予相對次要的地位。我們認為這一因素將長期存在,應當對其保持關注,但不將其作為投資決策的最主要變量。
Q
小九:下半年將如何配置行業和板塊?
林柏川:上半年A股市場的結構性特點,是前述經濟運行情況在中觀層面的反應。經濟轉型升級,疊加信貸周期的變化,使得部分行業經歷了調整,業績和估值都受到了一定不利影響;而長期的增長趨勢不變,驅動部分企業如消費類行業,取得了相對穩定的業績表現,并被市場給予了較為優越的估值水平。
展望下半年,消費類行業仍具備長期穩定增長的基礎,值得投資者長期持有,但其估值的變化要求投資者更加深入,審慎的開展研究工作,做出適當的取舍;對于具備一定周期性的上游、中游、甚至可選消費類行業,投資者應當在下半年積極關注行業和估值的變化,尋找行業周期帶來的投資機會。
需要指出,上半年A股市場結構的變化,也是投資者結構變化的結果。我國金融市場不斷對外開放,國內中等收入群體對于長期投資的需求逐步提升,都使得高質量企業在過去幾年表現突出??梢灶A見,這兩種驅動力都將是長期、持續的,并將支撐高質量企業的市場表現。因此,在下半年以及未來,投資者應該繼續聚焦于各領域的高質量企業,爭取長期穩定的回報。
Q
小九:如何看待目前科創板相關機會?
林柏川:以科創板為代表的A股高科技企業,對于投資者的研究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合理的投資回報應當建立在專業的行業知識、豐富的投資經驗,和深入的公司研究基礎上。由于高科技企業高風險、高回報的特點,投資者應當基于自身專長和特點,“有所為有所不為”,有選擇性和針對性地開展高科技企業的研究和投資。
Q
小九:對于目前購買基金有什么樣的建議?
林柏川:鑒于前述的展望,未來半年市場可能仍然面臨一些波動,但長期趨勢向好。因此投資者可進行長期投資,避免短期交易帶來的追漲殺跌、交易費用等損失。但持有需要信心,信心來自了解。投資者應當在選擇基金時做到“知己知彼”,一方面在投資顧問的幫助下,了解自身的投資期限、收益需求、波動承受能力等因素,另一方面通過對基金管理者的持續觀察,選擇和自身需求相匹配,相契合的基金產品,在長期投資的路上一路同行,爭取取得更好的投資收益。
風險提示:基金不同于銀行儲蓄和債券等能夠提供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投資人購買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額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鸬倪^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
關閉本頁 打印本頁 |